电力系统分析第四版答案(电力系统分析第一版课后答案)
2024-09-02

电力系统K点发生单相短路(A相)对称分量以A相为基准,其电流之间关系为...

1、当发生单相接地,两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相电流增加,三相电流不平衡,零线上就有了电流,我们称为“零序电流”。当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必然产生一个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此时检测到的零序电流,是三相不平衡电流与单相接地电流的矢量和。

2、因为电力系统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对地的电容较大,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流经接地点的容性电流IC=√3UωC,电网越大IC则越大。例如:6KV级电网的电流即可达100A以上,致使电弧熄灭困难,会造成较大的事故。若在变压器中性点加一电感性的消弧线圈,使其形成的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相抵消,即所谓的电流补偿。

3、最小运行方式就是短路电流最小系统等值阻抗最大,最大运行方式相反,如一条母线上有多条出线时,全部运行时为最大运行方式,只有一条阻抗最大的线路运行时为最小运行方式。

4、不管电力系统发生什么类型的不对称短路,短路电流中一定存在(2)。B、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在简单电力系统中,如某点的三序阻抗,则在该地点发生不同类型短路故障时,按对发电机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影响从大到小排序,应为(2)。

内功率因数角,功率因数角,功率角各是指什么?

1、对发电机而言,存在两个功率因数角:内功率因数角y和外功率因数角j。 内功率因数角,即感应电动势E0与电枢电流之间的时间相位角,记为专y。功率因数角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夹角。

2、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及无功功率(Q)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功率三角形来表示,如下图所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Q与P,斜边为S。S与P之间的夹角Ф为功率因数角,它反映了该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3、功率因数角是交流电路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表示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通常不是同时达到最大值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这个相位差就是功率因数角。功率因数角的存在是因为电路中的电感、电容等元件会对电流产生影响,使得电流不能立即跟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4、功率因数角是指电压向量与电流向量之间的角度。功率因数角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的比例关系。在电力系统中,电流和电压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功率因数角来描述。功率因数角的大小取决于电力系统的阻抗和负荷性质等因素。

5、功率因数角一般指阻抗角。阻抗角是指交流电路中相电压和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又称为功率因数角,也可以表述为复(数)阻抗的辐角。其数值上等于正弦电压的相位减去正弦电流的相位。通常用希腊字母φ表示。这个角度的余弦值就是功率因数,通常以cosφ表示。

6、功率因数角,简单来说,是指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在相位上的差异,即它们的初相角之差。这个概念在描述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十分重要。当我们讨论一个线性时变二端网络,例如交流电路,其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阻抗来描述。

在电力系统中,下列哪些叙述符合电缆敷设要求?

1、条:“35kV及以下电缆明敷时,应设置适当固定的部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平敷设,应设置在电缆线路首、末端和转弯处以及接头的两侧,且宜在直线段每隔不少于100m处”,故C答案正确;第6.2.2条:“电缆支架除支持工作电流大于1500A的交流系统单芯电缆外,宣选用钢制”,故D答案正确。

2、【答案】:B、C《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5条规定,直埋敷设的电缆不得平行敷设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见题解表)的规定。

3、【答案】:C 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第9条、第3条、第6条、第5条。

4、第7条第1款规定,接头的额定电压及其绝缘水平,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额定电压及其要求的绝缘水平。第7条第2款规定,绝缘接头的绝缘环两侧耐受电压,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护层绝缘水平的2倍。第1条第3款规定,电缆与电器相连且具有整体式插接功能时,应采用可分离式(插接式)终端。

5、除埋设于混凝土内的钢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外,其余场所敷设的钢导管内、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6)导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平行敷设时,宜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相互间的最小距离宜符合下表 4 规定。

6、【答案】:B、D 依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第2条、第11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条,《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