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振荡的现象(电力系统振荡的现象有哪些)
2024-10-04

电力系统振荡时,对继电保护装置有哪些影响?

1、电力系统振荡时,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流继电器、阻抗继电器有影响。(1)对电流继电器的影响。图1-3为流入继电器的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见,当振荡电流达到继电器的动作电流opI时,继电器动作;当振荡电流降低到继电器的返回电流reI时,继电器返回。

2、系统震荡将引起继电保护装置采集到的电压、电流、阻抗等电气量随功角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常用的保护,有些将受到震荡的影响而不能正确动作,有些则能够继续保持正确动作。一,差动保护不受震荡影响。

3、电力系统震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的值做往复摆动,其相位角也随功角δ的变化而变化,震荡电流增大,电压降低时,距离保护就会动作。距离保护Ⅰ、Ⅱ段要经震荡闭锁,但一般系统震荡周期为(0.5-3)秒,如果距离保护的Ⅲ、Ⅳ的动作时限大于它,就不必经震荡闭锁。

4、系统振荡时仍然是对称的,所以零序电流保护、负序电流保护不受系统振荡影响,相间距离保护受系统振荡影响,相间过流保护可能受系统振荡影响(视相间过流整定值大小)。

5、在振荡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受到较大影响,如电流继电器和阻抗继电器可能误动。系统最大、最小运行方式的考虑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础,以确保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选择性。

如何根据振荡中心电压的变化规律来区分失步振荡,同步振荡,短路故障

异步振荡其明显特征是:系统频率不能保持同一个频率,且所有电气量和机械量波动明显偏离额定值。

发生时的现象不同: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性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此外,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突然变化量很大。

振荡电压的有效值300多伏,振荡电压峰值最高可达上千伏(这时电磁炉会内部保护暂停功率输出,直到电压正常),但是只要是正常工作状态,市电在允许范围内,峰值电压一般也是低于800v的。

当电力系统由于某种原因受到干扰时(如短路、故障切除、电源的投入或切除等),这时并列运行的各同步发电机间电势差相角差将随时间变化,系统中各点电压和各回路电流也随时间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振荡。

由此而产生振荡不稳定状态,发电机的特征是电压、电流大幅波动,发电机发出异常声响等。同步发电机“失步”的原因主要是“失去励磁”或者“突然甩负荷”或者自动励磁调节器故障等。发电机的失步保护根据发电机失步产生周期性振荡的特点,区分失步与短路故障,因为两者之间故障特征有明显区别。

所谓振荡,主要表现为电流,功率和电压的有规律的摆动。当大型发电厂或者变电所具有多条线路时,可以根据线路电流,功率的摆动幅度,判断振荡发生的大致方位。只有电网中心调度室能够看到全省电网的实时信息,根据数据显示,电流和功率摆动幅度最大的地方就是振荡中心。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

1、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是指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功率振荡现象。这种振荡表现为电力系统中电压或电流的周期性波动,其频率较低,通常在每秒零点几赫兹到几赫兹之间。这种振荡可能发生在不同的电压等级和电力网络中,包括输电线路、发电厂和用户侧的电网。它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是一种特殊的电气现象,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转子角、转速以及线路功率、母线电压等电气量呈现出近乎等幅或增幅的振荡,频率通常在0.1至5赫兹之间,因此被称为低频振荡。这种振荡主要源于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并列运行时,受到扰动后发电机转子之间的相对摇摆。

3、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通常被称为低频振荡或功率振荡,它源于系统内部的负阻尼效应,尤其是在弱联系、远程输电线路和重负荷条件下,快速、高放大倍数的励磁系统更易引发。这种振荡现象表现为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波动,其频率范围一般在0.1至0赫兹。根据振荡模式,电力系统可分为地区振荡模式和区域振荡模式。

什么叫低频振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并列运行的发电机间在小干扰下发生的频率为0.2~5赫兹范围内的持续振荡现象叫低频振荡。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电力系统的负阻尼效应,常出现在弱联系、远距离、重负荷输电线路上,在采用快速、高放大倍数励磁系统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2、发电机的转子角、转速,以及相关电气量,如线路功率、母线电压等发生近似等幅或增幅的振荡,因振荡频率较低,一般在0.1-5Hz,故称为低频振荡。

3、低频振荡通常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某些不平衡因素造成的。这包括电源和负荷之间的功率不匹配、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以及电力系统内部不稳定因素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些因素会导致电力系统中产生功率振荡。这种振荡往往通过输电线路传播,可能导致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造成电力系统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