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重庆大学的学生,马上面临大学毕业工作,内江电业局要我签约。但是我听说内江是暴力城市,社会治安很差。而且内江电业局效益不好,在整个四川电力系统内效益算中等偏下,内江电业局内部人际关系网复杂,人浮于事,非常的黑暗。是真的吗?希望在内江电业局工作的人解
内江电业局的待遇不用说了,电老虎,能比得上的单位不多。正式职工年收入十多万,且稳定,没有太大的风险,只要工作不是特别差,也没有被辞退的风险。
内江电业局和其他的电业局与本地区其他局行的待遇相比,肯定是在前茅。我不是电业局的,但我认识电业局的人,就给你举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耍了个朋友,在电业局上班,他们是五天行政班哈!具体的就是胆子大的可以上班去喝茶,工作可以请人兼职做;胆子小的在办公室玩电脑。
深圳供电局:电力巨头的成长历程1979年,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伴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2012年,升级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成为南方电网的直管子公司,肩负着为深圳乃至深汕特别合作区提供电力服务的重任。2015年董事会的成立,标志着其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完善。
深圳供电局成立于1979年,2012年初正式注册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直接管理的全资子公司运作,承担着深圳市(蛇口除外)的供电任务,供电面积19584平方公里。
自1979年成立以来,深圳供电局始终致力于支持特区的建设与发展,随着特区的快速发展,其供电能力显著增强。2007年,深圳供电局的供电量达到了惊人的5420亿千瓦时,位居南方电网基层供电局的首位。
年收入8-10万左右,奖金1-5万不等,主要看个人业绩。相比而言国家电网收入还是不错的,虽然经常出野外,但是还有补贴。当然,任何地方都会有江湖,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至于说人浮于事,这个现在很少了。国家电网管理很严格,要求也很多。除非个别小地方存在这种现象,大多数很正规。
央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级别高,央企基本上是正厅级以上企业,多数是部级,比如中国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正部,三桶油、几大通讯运营商等都是副部;二是规模大,央企很多都在世界五百强序列,经济体量大,下属子公司多,员工规模巨大;三是工资普遍较高。
有些人会指出国企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成长缓慢,特别是有些传统企业,工资低、前景淡、成长受限。这些“大企业慢性病”也在慢慢得到治疗,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化,绩效考核的推进,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工资能涨不能降的弊端正在得到转变。国企特别是央企的活力正在得到释放。
它可以更容易地“消化”和“吸收”系统的股票部分正在执行状态,城市的国有企业和资源枯竭和国有工业部门,矿山企业“,”建设布局山区国有军工和重工业,国有企业把发展的巨大的社会成本可能还没有到,经济的非国有部门的非常弱的吸收,这顿饭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也可以使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束手无策。
【答案】:正确地认识和建立国有企业与国家或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经营管理普遍步入良性轨道的关键所在。
一,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最好是即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从大方向而已,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掌握着国家最先进的科技等等,所以,国有企业应在大方向上听从政府,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但是,企业说到底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当代在我国几种典型的政企关系同时并存。政府与部分国有企业之间、一些乡镇与其所辖的乡镇企业之间仍然保持着父子关系;一些地方政府与其所办的企业、部分乡镇政府与乡镇企业之间形成了利害相关生死与共的手足关系;政府与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交警与司机的关系”。
具体到政企关系的类型,有人将其归为三种:第一种是“交警与司机关系”,政府与企业没有隶属关系,政府只需要告诉企业什么是不该做的,其余事情政府一律不过问不干涉,这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普遍。第二种是“手足关系”,即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依赖,官商一体。日本的政企关系就如此。
深刻了解政府工作流程、工作习惯、工作方法。所以鸿威律所提出“法政商三位一体融合”的理念,从政府、企业双向角度出发,根据双方各自特点通过法律专业技能和业务经验制定:符合政策、保证时效、安全便捷、简单易行的项目执行方案,并可代为执行,帮助企业更加顺畅的和政府打交道。